中国传统居住建筑中体现的现代性
2023-10-23
谢蓝钰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中国与西方的意识形态因各自的信仰与宗教发展产而生差异,致使对建筑空间的阐释出现分化,进而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建筑体系。虽然现代与传统是一组相互对立的概念,但本文讨论的是用中国传统居住建筑诠释部分西方意识形态中所体现的现代性,从而反思“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性”两组概念在建筑上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现代性;人本主义;多样性;模数化
【分类号】:TU-86
1 对现代性概念的解读
现代性是一个颇具歧义的概念,它包括着“多义性、双重性、矛盾性和差异性......涉及历史层次、美学价值与意识形态动向”。[1]本文中所讨论的“现代性”专指西方启蒙主义与理性主义以后生成的新世界体系。
由此,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释现代性的概念:首先,现代性标志着资本主义体系的萌芽,世俗化社会开始建构,商品、劳动力在世界性市场中的流动。与之相对应的是商品化与工业化生产在建筑领域的影响。其次,表现在思想文化方面,以启蒙主义为基础,重新发掘与肯定对人的自我价值。以上两点都可以在西方居住建筑的发展进程中得到明确的阐释,例如格罗皮乌斯所提倡的建筑模数化与构建预制化,正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在建筑领域的反映。
2 传统居住空间中的人本主义
人类文明产生之初,各个体系的居住建筑仍采用相类似的形制。但随着文明的发展,还有所处地域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差异,使得与空间意识紧密关联的原始宇宙观和原始崇拜产生分化,形成不同的文化形态,形成此文化特有的宗教、经济与政治形式,还有居住建筑的空间构成方式。
2.1 建筑空间观念
梅列金斯基将各地的创世神话中归纳出两种基本的模式:一种是垂直向上的宇宙模式;一种是水平向的宇宙模式,不同的宇宙模式产生两种不同的空间意识。与西方不同,对外在空间的认识中,中国人强烈的意识到人自身作为体验空间的主体的存在。由于意识到了人的主体作用,改变了原本虚空的空间观,使得观察者的“中”的方位得以被确定。因此,在中国的空间观中,以人为本的空间观念具有深远的影响,并蔓延到哲学领域,从而使人本主义成为贯穿中国文化的一条哲学主线。[2]
人本主义意识对中国的传统居住建筑空间规划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国建筑评论家斯蒂芬.加德纳认为,在中国建筑空间中,人们最关心的是人所处的位置:从一开始,人就被设定为空间的中心,被基本方位划分出来的四周空间都要围绕着人的活动展开。既然如此,居住建筑应该是一个记录人们日常起居活动的轨迹,展示此中居住的人们日常生活的舞台,建筑的高度,墙的厚薄,栏杆的高低,还有空间的大小与功能,都应围绕人的使用与需要而确定。在此观念影响下的中国人,对建筑的结构重视程度远不及空间。就像老子所说的“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暗含了建筑结构与空间相互的辩证关系。在斯蒂芬看来,中国建筑体现了人们对空间体验的痴迷,建筑作为空间体验的背景,每一个环节都被仔细地探究过。结构,材料甚至到建筑群体的布局都依此经过深思熟虑的规划,建筑结构此时只是起到实现人们理想空间环境的辅助作用。
这种人本主义理念在西方的居住建筑中却发展的较为曲折与缓慢。直到资本主义兴起,对个人价值的肯定与对宗教的反抗意识,促使建筑空间从古典主义的限定中逐步解放出来。而居住建筑,从帕拉迪奥的圆厅别墅,其强调柱式间隔,集中式穹顶,轴线对称等古典建筑原则,却忽略了作为居住建筑所应考虑的人的尺度与功能需求;发展到柯布西耶的萨夫伊别墅,以人的空间体验为出发点,强调借助走动来了解建筑的“动线建筑”概念。由此可大略看出,在不同文化影响下,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相较于同时期的西方更具有“现代性”。
2.2 材料特性选择
两种不同的宇宙认识模式,也体现在建筑材料特性的选择上。西方文化中垂直向上的宇宙模式,强化了人们对垂直系统的空间观念,由此形成基督教或是古埃及等宗教中垂直向上的空间趋向。人们通过建造金字塔、方尖碑等直指天上的建筑表达对与上天相联系的愿望,在表达对神秘与力量的渴望同时,却忽略了自身的位置。为了建造神殿、教堂或陵墓,人们采用砖石等坚固不易毁坏的材料,使得建筑得以永久保存。
而务实的中国人,选择了“绝地天通”的水平向宇宙模式,不过分企求对上界的向往,心甘情愿地匍匐于现实的世界中。中国人的务实,体现在居住建筑中,便是清楚意识到建筑的使用者并非亘古不变的神,而是时间有限的人类。因为人的生命有限,所以建筑也非永久性的,建筑随着需求的变更可以推倒重建,木材的灵活性与生命力是最为适合这一建造理念的。每一朝代的变更或是都城的迁移,建筑随之被推倒重建,木质构件被拆卸下来,用作他途。这一过程类似于现代主义运动中所提及的“创造性破坏”,或是“抹去重写”的状态,正如“现代性”所包含的“一种持续进步的、合目的性的、不可逆转的发展的时间观念”概念的具体体现。此处建筑不需承担太多强加于上的纪念或是里程碑式的意义,只是作为创作空间的工具,选用短暂性与易朽的建筑材料正显现出居住建筑随人的生命周期而不断变更的特点。
3 传统居住空间的多样性与流通性
中国的居建筑与西方的在结构上具有本质性的不同,中国居住建筑利用木材所具有的优势,通过榫卯搭接,形成刚柔并济的框架结构。在此结构体系中,墙体并不承载屋面的重量,因此墙体由建筑中解放出来,成为屏风般的构件,起到规划空间的作用。正如柯布西耶在他的建筑五原则所提倡的那样,承重结构与墙体的分离,增加了空间使用的多样性与规划的灵活性。此原则为战后西方住宅建筑的弹性设计,提供可行的手段。
而早在千年以前,中国将木材运用在框架结构上,就已完美的解决了建筑寿命与人类使用灵活性间的矛盾。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建筑内除了内柱为固定不可移动外,木质隔断或者屏风可根据功能对空间进行任意划分,规划室内流线;到了辽代,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空间内的障碍,甚至产生了减柱、移柱造,通过采用类似于现代桁架的梁架结构而大量减少室内柱子,扩大人类活动所需空间。体现了传统居住建筑空间为主,结构形式为辅的原则,这与长期受到结构限制而制约了建筑形式发展的西方建筑大相径庭。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空间的灵活多变原则,传到日本后进一步地发展强化,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日本人简化了生活所需品,并使用严格的模数(榻榻米的形制),从而空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任意的组合,形成真正灵活的系统,对现今社会的住宅设计启示颇多。
4 建筑空间的商品化
早在唐代,中国的住宅建筑已产生了初步的模数化规定,此规定到宋代正式确定下来,并在公元1103年颁布《营造法式》一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建筑模数制的文字记载。至此,建筑的体量、规模都以材份制为基础,营造过程中的施工方法、工序以及用料规格等都具有相应的明确规定。这部颁布在一千年以前的营造规定,是当政者张居正出于节约财政开支,同时防止贪污腐败而制定的。它的可贵之处在于总结了大量的技术经验,规定了模数化用料的标准的同时,却未对单体建筑的平面形制,建筑群体的布置方式等设计范畴的内容进行严格的限定,在各种尺寸规定中都附有“随宜加减”的小注,为建造者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
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致使人们对建筑的设计与营造重新反思。为了与以美学或历史为基础的建筑流派相抗衡,建筑师们开始将目光投向飞速发展的工业化技术上。过去“一次即永久”的建筑作品无法适应当下城市快速发展产生的人们对房屋的需求。柯布西耶在《为建筑而辩》中说到:“在今日的前卫者中有两个名词已不存在,一个是“建筑”二是“艺术”。前者被建造取代,后者被居住取代......机械化带给我们大量的生产,建筑就是最主要的主力。”建筑的模数化,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为建筑空间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在20世纪的公共住宅设计中,现代建筑师正是通过相类似的模数化建筑标准构建达到满足战后重建城市中的大量居住需求。
5 小结
现代性,作为文艺复兴与工业革命的结晶,一直与传统是相互对立的概念。在当下的建筑设计实践中,人们往往偏爱现代主义简洁明快的建筑形式,却将传统居住建筑视为不合时宜的“古董”。本文试图抛开纷繁的建筑形式与装饰,回归到纯粹的建筑空间与体验上,发掘中国传统居住建筑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本主义、空间多样性、模数化等,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建筑设计理念,寻求传统建筑的营建模式对当下本土化设计的些许启示。
参考文献:
[1] 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贵祥.东西方的建筑空间[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3] 阿兰.德波顿.幸福的建筑[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4] 斯蒂芬.加德纳.人类的居所——房屋的起源和演变[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 伯纳德.鲁本,克里斯多夫.格拉芙,妮可拉.科尼格,马克.兰普.设计与分析[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6] 夏桂平.解析建筑现代性及其当代表达[J].华中建筑,2009,27(05):6-9.
[7] 郭宁,宋昆.纯粹主义建筑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4(05):612-614+621.
[8] 郦伟,胡超文.意识形态与中国建筑的现代性探索[J].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06):87-93.